擺世虎創辦的現代化肉牛養殖基地
“今年,我想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基礎上再建一所綜合服務中心,創辦‘牛’知識課堂,為周邊市、縣養殖户提供經驗交流和技能學習場地,爭取把牛產業做大做精做強,打造固原特色牛產業鏈,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談及未來發展時,隆德縣楊河鄉楊河牧業有限公司創始人擺世虎略顯激動和興奮。
今年41歲的擺世虎,做“牛生意”已有20多年,現在養殖規模已發展到2000餘頭,肉牛銷往全國多地,楊河牧業有限公司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肉牛養殖基地。
1998年擺世虎初中畢業後,背起行囊和同村的小夥伴結伴到新疆“闖天下”。初到新疆的幾個月,他以打零工為生,不僅沒掙到錢,還把出門時帶的錢也花得所剩無幾,在新疆吃盡了苦頭。最終,擺世虎放下“面子”,回到楊河鄉跟着父親做起了“牛生意”,從此便和牛打上了交道。
2008年,擺世虎只養了8頭牛,但對他來説是個新開始,很多事情至今仍記憶猶新。“當年,自治區相關廳局組織全區一些養牛户到內蒙古考察學習養牛技術,這次學習讓我看到了肉牛養殖的前景。”擺世虎説。
考察歸來,在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隆德縣政府通過小額信貸資金幫助擺世虎建起了當時全村最大的牛棚,購置肉牛30頭。同時,流轉村上50畝土地種植苜蓿和玉米。到2017年,肉牛養殖規模擴大到1600頭。
通過二十多年的打拼,擺世虎走上了養牛致富的道路,成為楊河鄉養殖户學習的榜樣。在他的帶動下,村民依靠養牛發家致富,串河村村民趙志連就是其中一户。
今年58歲的趙志連一家原本是串河村的困難户。“我有5個兒子,得娶5個兒媳婦,沒有固定經濟來源,只能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前些年家裏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更別提娶兒媳了。”趙志連説,“前幾年,擺世虎找到我,主動為我提供擔保貸款,帶動我發展養牛,現在日子過得美得很”。去年,趙志連一家年收入七八萬元,養牛17頭。他不僅靠養牛擺脱了貧困,還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看到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幹勁足起來,土坯房都變成了磚瓦房,擺世虎感到自豪和高興。他説:“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我要好好養牛、擴大養殖規模,繼續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肉牛養殖行業中來,與鄉親們一起做精牛產業,打造現代化牧場,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記者 張天星 陳佳文 馬 瑞 馬麗惠 何恩波 段 浩 文/圖)